新聞動態
    你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動態 > 新聞動態

    商標注冊流程存在的問題

    來源:??????2017/5/4 22:37:21??????點擊:

      我國商標法是在2001年修改后規定,公民個人有權申請商標,而這一規定生效后,又引發了公民個人商標搶注熱潮,于是2007年我國商標局又開始限制公民個人申請商標,只允許個體工商戶及公司申請商標。且不論公民個人是否應當申請商標,僅商標局單方限制公民個人申請商標即屬于違反商標法之行為,畢竟商標法已經賦予了公民個人的商標申請權,而商標局是無權剝奪公民的申請權的。顯然,商標局限制公民個人申請商標是沒有法律依據的。

      1、個人申請受到限制

      商標局限制個人申請商標的初衷,是防止商標被惡意搶注,的確,不少個人并非基于使用之目的注冊商標,而是在先搶注后待價而沽,其行為當然不利市場經濟有序發展,但解決這一問題,并不在于限制公民商標申請權,而是要從督促商標使用制度著手。

      我國商標法亦規定了,商標三年不使用撤銷制度,即如果商標注冊后連續三年不使用,任何人都有權提請撤銷,商標局在收到撤銷申請后,即會通知商標所有人提交不存在三年連續不使用的證明,如若提供不了,商標局可能會撤銷該商標。需要指出,三年不使用的撤銷制度并不能從根本上防止商標搶注行為,因為要啟動三年不使用的撤銷程序,需要以申請人申請撤銷為前提,但即便是搶注者不使用商標,并且妨礙了申請者的商標申請,申請者一般也不會提起撤銷申請,原因有二:第一,提請撤銷需要向商標局提交官費;第二,申請撤銷未必就能撤銷成功,有可能是花了成本,卻撤銷失敗;第三,即使是撤銷成功,也有可能被其他商標申請者捷足先登,而撤銷申請者最終無法受益。

      所以,要真正解決商標盲區搶注的問題,關鍵還在于設立商標強制性使用制度,如企業或個人在注冊商標后,每三年需要向商標局提交使用的證明,如未能按期提交證明或者偽造證明的,商標局有權撤銷商標。這樣,那些試圖通過搶注商標而并不使用的行為,將會大大減少,也就沒有必要再去限制個人注冊商標。

      2、電子申請受到限制

      電子申請,是指直接通過互聯網絡申請商標,這也是各國商標申請的發展趨勢。相對于傳統的紙質申請而言,電子申請提高了申請效率,降低了商標申請的成本,以我國商標局收取申請費用為例,如果是紙質申請,商標局收取的費用為一千元,而采用電子申請,商標局收取的費用僅為八百元。因此,電子申請也就為大多數微小企業的青睞,尤其是一次性申請數枚商標的情況下,對于微小企業而言,電子申請所能減少的成本還是十分可觀。

      但我國商標局對于電子申請的數量卻給予了極大限制,按現有規定,每個代理機構每一天電子申請的數量不得超過十個,這也就意味著絕大多數的微小企業在商標申請時,還只能采用傳統的紙質申請,無形中增加了商標申請成本。

      3、駁回復審收費較高

      商標申請可能會被商標局駁回,駁回的理由不外乎該商標與在先申請商標構成近似,或是該商標違反了商標法有關顯著性或法律禁止性規范的要求;根據商標法規定,商標被駁回后,申請人可以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。但駁回復審依然需要向商標局繳納官費,而且駁回復審存在“成功”或“失敗”兩種可能。

      對于大多數微小企業而言,商標申請被駁回的,它們大都會放棄駁回復審,它們不愿意將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放在這種沒有確定結論的程序上,這也就導致了,即便是在錯誤駁回的情況下,很多微小企業依然放棄了駁回復審的權利。

      微小企業放棄駁回復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,駁回復審還需要繳納一千五百元的官費,這比重新注冊的官費要多一半,微小企業寧愿放棄駁回復審,而選擇重新注冊。駁回復審收費的合理性僅在于:第一,防止申請人濫用復審權;第二,維持復審工作必要成本。盡管如此,仍有必要指出,現有駁回復審制度的合理性是存在質疑的,尤其是在駁回復審結果有利于申請人的情況下,商標局駁回決定是錯誤的,卻要向申請人收取駁回復審的費用,有違法律基本的公平原則。不僅如此,駁回復審的官費還要遠高于商標申請官費,這種制度設計的結果,自然也就形成了申請人放棄駁回復審,而選擇重新注冊;這也無形壓制了駁回復審制度應當發揮的作用。

      4、檢索盲區引發風險

      商標申請之前,需要先行檢索,即檢索此前是否有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在先申請。但國家商標局提供的檢索平臺“中國商標網”,存在較大的“檢索盲區”,即最近三個月申請的商標在“中國商標網”上是查詢不到的,這就是所謂“檢索盲區”,這也就意味著,如果有近似商標在檢索前三個月內提出申請的,極有可能檢索不到,這會給申請人造成檢索誤導,并在后重復申請該商標,最終該商標會因為違反在先申請原則而被駁回。

      這也會給微小企業造成一定的損失。微小企業不像大公司那樣有許多品牌,它所提交申請的商標往往是微小企業唯一的品牌,但基于存在“檢索盲區”,其申請的商標會因為違反在先申請原則而被駁回的,并且這種駁回復審的成功率幾乎沒有,這也意味著微小企業的唯一的商標申請徹底失敗,微小企業不僅因此損失了商標申請的成本,還延誤了商標推廣時間。

      “檢索盲區”的存在,主要原因并不是法律問題,而是技術問題或者說是效率問題。之所以會存在“檢索盲區”,是因此近期商標申請后,商標局并未能將此信息及時上傳到中國商標網,也就形成了“中國商標網”數據庫的信息缺失,由此也就形成了“檢索盲區”。根據當前商標申請的數量,幾乎每一天都有近數千枚商標申請,三個月的盲區也就意味著,有近數十萬的商標無法檢索,而這在客觀上造成了商標注冊的風險,并且這一風險是代理機構無法通過專業能力的提升來避免的。

  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,日本国产一区,中文版一三级电影,免费在线观看a国产种片